close

獎勵小孩的禮物 溫柔的心 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



獎勵小朋友的獎品

溫柔的心 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





溫柔的心 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常常會看到父母在討論究竟該不該獎勵?

我自己覺得獎勵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驅使他們前進甚至超越自己

但我覺得父母一定不能忽略鼓勵,沒有鼓勵只有獎勵會讓孩子只朝著物慾邁進

而忘了真正的努力的目的!

我是這麼想的但也不一定是對的!

我還是會常常爬文看看別人的看法,父母有一輩子做不完的功課

分享一篇我覺得分析不錯的觀點

以下文章擷取自媽媽育兒百科

1.獎勵的目的要明確

事先對孩子講明應該做到哪些條件才可以得到獎勵,使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當然,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否則孩子會因難以實現而放棄爭取。

2.不用金錢獎勵孩子

父母不要用金錢來獎勵孩子。因為父母用錢來獎勵孩子,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金錢萬能的思想,

而且會產生對金錢的盲目崇拜,是弊大於利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鼓勵和認同是不可或缺的。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獎勵必須是純潔的,著力於精神的,有益於心靈的,而不是沾滿銅臭味的。

3.犯錯就要處罰

如果孩子生氣時把一片玻璃打碎,雖然他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是父母也要教育他這是他的過錯。

他雖然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他仍要負賠償之責。

父母對孩子懲罰時要實事求是,偏離事實的指責,孩子是不會服氣的,也達不到懲罰的效果。

同時,懲罰要注意場合,當眾指責孩子,會極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4.懲罰要及時

當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時,父母應立即進行懲罰,

使孩子建立不良行為與懲罰之間的條件聯繫,否則懲罰的作用會減弱,而失去了效果。

懲罰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一遍懲罰的原因,否則孩子不懂他們為什麼受罰。

5.要教而罰

父母要把要求對孩子講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業才准看電視

你就要對他講得清清楚楚,讓他記在心上。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做功課而先看電視,你就罰他幾天之內不准看電視。

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懲罰,不可不教而罰。

6.懲罰要言出必行

當孩子犯某一種過錯時要懲罰他,如果父母警告過他,那麼在他犯錯後,就一定要實行懲罰的諾言。

假如不處罰,你以後便難以下達命令,你的懲罰也就失去了作用。

獎勵的策略和原則:

7.少獎為佳

適當時候、適當次數的獎勵,就相當於給發動機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濫。

8.獎態度不獎分數

大多數家長是以分數或者名次來設定獎項和決定是否獎勵,其實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孩子的學習態度進行獎勵。

因為從長遠看,態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兩次的分數更重要。

9.一諾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約定,比如有的家長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長是定考到第幾名,就一定要兌現。

如果孩子達到了約定的要求,就要堅決獎勵,做父母的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就會嚴重挫傷孩子的學習熱情。

10.獎品適當,價值適中10.獎品適當,價值適中

獎勵的價值不要太高,其價值和獎品要與孩子的年齡、取得的成績等等相適應。

有些家庭由於形成了獎勵並不斷加碼的習慣,常常給孩子價值過高和不適當的獎勵,那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比如有的家長因為孩子某次考試滿分,就給孩子買電腦買遊戲機,結果孩子玩物喪志。

看完真的又學了一課了!

因為最近暑假快結束了!孩子們都有順利完成功課,在阿公阿榪家也有乖乖聽話

所以我決定要買小禮物送給我家兩個寶貝

我們家兩個差蠻多的一個孩明年要讀幼稚園

另一個上了國小

每次要買玩具用品就要跑很多地方!

這次我決定在Yahoo購物中心買

其實是因為看到滿額折抵金送的蠻多的,所以很心動

分享一個我覺得CP質不錯的獎勵小孩的禮物 溫柔的心 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

收到實品真的覺得質感不錯,而且我家寶貝都很喜歡

溫柔的心 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 就推薦給大家囉~

送給孩子一個開學禮物讓他們更有動力完成學業~





小鴨 momo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溫柔的心 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



本週熱銷商品:





【邁吉克學堂】磁鐵軌道書(1書1小車)







【邁吉克學堂】快樂認知學習洞洞書(8款)







商品訊息功能:




  • 品號:3250387


  • 作者:鄭華娟
  • 出版社:圓神
  • 出版日期:2015-03-31




商品訊息描述:

德國的強大,來自於強大的「秩序感」;

這樣的秩序感,背後卻蘊含著我們想像不到的溫柔。

且讓對「德式秩序」有深入了解的華娟,

帶你感受德國人強壯卻溫柔的力量。

旅居德國20多年,鄭華娟總是以好奇的眼光觀察著生活周遭的一切,並把新鮮有趣的生活經驗與讀者分享。其實,在看似輕鬆搞笑的外表下,她對德國文化與德國人的思考方式,有相當深刻的體會與了解。這一次,她就要帶著我們一窺德國人嚴謹的生活態度中,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思考深度。

.德國人的常用問候語之一,竟然是:「所有的事都在秩序中嗎?」

.德國政府為什麼要投注大筆經費在學齡兒童的樂器租用和免費學習上?

.在公共場所遇到衝突場面時,德國人會如何處理?

.許多亞洲人認為好命的「被照顧」,在德國卻是要命的「不成熟」?

.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部是政府食安維護機構,但這個單位為什麼還要關注畜牧動物的健康?

.為什麼在德國感冒看醫生要等三星期,自家前門牆壁要漆新顏色得等五年?

.德文與中文的「沒關係」不僅用法不同,還能從中看出中德文化的差異?

.有垃圾分類強迫症的德國人到台灣,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有趣觀察?

從書中一個個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故事,我們會發現,德國許多看似過於嚴苛、繁複的「秩序」與「規定」,其實都代表了德國人對人、動物的尊重與關懷。而德國之所以擁有強大國力,正是因為他們在許多我們忽略、看不見的地方,下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功夫。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

目錄

自序 秩序控之失控好笑故事

Part 1 重視獨立、自主、倫理、道德的德國教育

不完美的快樂權利

小酒館裡的國民勇氣

總理牌購物袋

家長的作業

老師的家庭作業

我住地球哪條街?

人生自立訓練的方法

自力更生牌手機

報紙學堂

Part 2 看不見的地方,認真的功夫

豬腳?示錄

小蝌蚪的大地盤

感謝你說我錯

時間國界

垃圾法令

煙囪裡的法律

新病心得交換中心

快樂天堂的背後

安心的堅持

Part 3 付諸行動的愛,才能產生動人的力量

愛狗的責任心

流浪漢的天空

為妳烘焙

百年愛情明信片

我愛poo-free

手烘咖啡的魔力

歡樂沒關係派對

貝多芬時鐘

序跋

自序:秩序控之失控好笑故事

不知不覺,我已在這個世界上人稱最有秩序感的國家:德國,消磨了一段不算短的時日。

對於這個處處講求秩序的國家,我的感想是,如果你沒有親身來住上一段時日,真真實實地跟德國人來個秩序生活上的短兵相接,是無法想像德國人竟然可以守秩序到這種堅定的地步的,甚至德國人的問候語除了一般的「你好」之外,還有一句最常用的問候語是:「所有的事都在秩序中嗎?」

是的,你沒看錯。德國人彼此問候時,還在關心對方和自己的「秩序」!這麼強大的「秩序感」, 大概沒有其他語系的國家能與之相提並論吧?

我並非語言學者,更非社會學專家。我對德國人的秩序感的觀察皆來自我個人的日常生活。正因如此,我身旁的德國人越守秩序,就越顯出我的無秩序思維和生活習慣。

單舉一例:婆婆常看不慣我家垃圾桶的清潔程度。因為婆婆家的垃圾桶不論內外都常常保持得很乾淨,反觀我對待垃圾桶的態度,就是把那個桶子的本身也看待成是一件垃圾而已,以致有時垃圾桶就不是很有「秩序」(這裡的秩序就是乾淨的意思)。我這方面的「沒秩序」,對喜歡保持垃圾桶清潔的婆婆來說,真的是很難忍受。我曾經問過婆婆:「為何要把垃圾桶保持得那麼清潔呢?」得到的答案竟是:「這樣鄰居才會認為你是一個有乾淨秩序的好鄰居啊!」

從垃圾桶的秩序看來,我們知道,秩序牽動著大半德國人的日常生活神經。似乎每一件事都有「自身的秩序」可以遵守,且大部分人有相類似的秩序判斷標準,所以在大小事上,就這麼大秩序又小秩序地環環相扣,把整個德國連成了一個有很多很多「秩序感的秩序國」。然而,德國人願意守這些大小秩序的原因,莫過於有著良好秩序的事物,可以減少別人的不便,他們更認為秩序是良性的互助能量。這樣的思考, 讓德國在現今的世界,成為在許多方面強大的先進國家。

好笑的來了。

同樣是倒垃圾,如果是德國人(這裡說的就是老德先生)到台灣來做垃圾分類,會觀察到哪些秩序上的不同呢?一些德國人的日常用語和生活認知,被擺到台式的習慣用法之後,又會產生哪些文化衝突呢?

我承認我常讓有著天生秩序控的老德家人失控;我有時也試圖在台式的思考行為模式上加進德國的秩序觀,讓台灣的家人感到莫名其妙。這本書,寫的就是這些在秩序控裡失控,或在失控中,讓秩序控更加確定要用力堅定地守秩序的故事。

好了,該讓你開始看這些故事了,不然把序寫成了另一篇「故事」,就不太有「秩序」了......或許你已經開始對「德式秩序」這件事,多了一點了解。更希望你看了這本書,也可以接收到一些些德國人對「秩序」的堅定不移精神和那種貫徹執行的能力。

內文試閱

小酒館裡的國民勇氣

我認識的一位德國小酒館老闆,說了這麼一件事:

一晚,小酒館裡來了三名非裔年輕人。他們是德國政府收留的難民。

小酒館老闆很歡迎這些因政治因素而逃離家園的難民朋友到店裡喝喝啤酒、聊聊天,希望可以抒解他們的思鄉之情。

不料這天,三位青年進小酒館時就已有三分醉意,說話的聲調比往常大了許多。小酒館老闆見多不怪,依然很熱情地與他們寒暄。

小酒館中陸續來了幾位其他的客人,大家也都很有秩序地喝著自己點的飲料。因為是週末夜,小酒館的客人越來越多。三位本已有酒意的青年,有點借酒裝瘋地對著一些客人討酒喝,或是隨意換座位,坐到根本不認識的人旁邊,開始打擾別的酒客的清靜。

小酒館老闆全看在眼裡。他認為只要這三位青年不太過分,或許還不需要大驚小怪。

不過,事情卻變了調。

越來越熱鬧的小酒館裡來了幾位喝酒度週末的女生,她們結伴到這家相熟的小酒館來喝酒聊天。本來女生們正在快樂地談話,不料這三位非裔青年,竟直接坐到女生們這桌來。

「哇,這幾位女生怎麼反應?」我好奇地問。

「她們原本以為這幾位青年只是要聊一下天就會離開,沒想到他們的態度越來越不正經,竟然開始對女生動手動腳。女生們公然地拒絕,他們還是不停手。」小酒館老闆搖搖頭說。

我聽到這兒,很替這個狀況感到擔憂。我有理由擔憂,因為這些受到德國政府接納的被庇護者,對德國的文化並不十分了解,他們也無工作或就學機會,以致無法進一步融入德國社會。這些難民多數有深重的失落感,更造成很多難民莫明的心理失衡,有時他們對一些事情會有過度反應的狀況,造成德國國內許多治安方面的緊張。

身為一個小酒館的老闆,在看到這三位青年騷擾女生時,會如何反應呢?他又要如拿捏與這三名借酒裝瘋的非裔青年的應對呢?

「在我的酒店裡,就要遵守我的規則。如果有暴力行為,一定會報警強制驅離。不過這幾個青年的可惡行動,我要立即告訴他們這是不對的。」小酒館老闆笑著說。

說實在,我以為小酒館老闆是不是要揍人啊?因為我想不出他會用怎樣的方式來對待這幾位身分敏感的客人?若是一個處理不當,會不會引來更不好的結果?

現在讓我們來看德國小酒館老闆的有趣處理方式:

小酒館老闆看見三個青年騷擾女生,實在生氣。他當下便登高一呼,請酒館裡的所有客人注意:

「各位親愛的朋友,我不認為誰有權利騷擾女性,也不同意這幾位朋友的行為及態度,我現在要徵求三位朋友,跟我一起,對這三位年輕朋友一起動手動腳,讓他們感受一下被別人亂摸的感覺。」小酒館老闆請求其他客人幫忙。

三位本來騷擾女生的青年,這時酒都醒了,他們呆在現場,不知道小酒館老闆要對他們做什麼。

「我就跟三個自願幫忙的酒客走過去,跟這三位朋友坐在一起,做了他們對那幾位女生做的不尊重動作,也就是沒有經過他們同意,就把他們三個人從頭到腳亂摸一遍,然後很客氣地問他們:『這樣被陌生人亂摸的感覺好嗎?』他們都說當然不好。我就跟他們說:『那麼你們最好也不要用這種不尊重的方式對待這些女生,因為她們同樣也感覺很糟,請你們停止這麼做。』」小酒館老闆用很簡單的方法,就跟那三位青年說明了自己的意思。

小酒館裡的客人都很贊同老闆的做法,三位青年也就立即有自知之明地悻悻然離開了。

「哇!你很聰明呢!」我稱讚小酒館的老闆。要是我在現場,可能不會一下子想到這麼有力量的表達方式。這樣的國民勇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樣的態度很直接地幫助了受到欺負的一方,也向做出錯事的人立即表達了抗議。

(未完,全文請見書中)

總理牌購物袋

媒體上報導著德國總理梅克爾是世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性。

對我這樣的家庭主婦而言,梅克爾讓我佩服的,不只是她能掌管一個國家,而是她還能在處理這麼多這麼多事之外,還有條理地掌管她自己的家。

我覺得能掌管自己的家,是世界上最難的事。因為掌管一個國家,可以依循各種規範,還有幕僚或許多外力的幫忙;但掌管一個家,而且是自己的家,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在這方面,我對於梅克爾的身體力行,真的感到很厲害啊!

梅克爾就是一位「做自己」的最佳代表,她對於「身體力行」很感到興趣。比如:她對自己在這麼高的職位上該做什麼知道得清清楚楚,她大可以利用職權使喚他人幫她做事。我想在亞洲,這是很普遍的「權利」,看看媒體上天天宣傳落伍的「少奶奶」觀念,便知道使喚人做事,是一種權利的象徵。

梅克爾不懂這個象徵,她喜歡親力親為,最讓世界媒體感興趣的就是:她下了班,會提著很普通的購物袋,去超級市場買菜。

當她被狗仔拍到在超市排著隊結帳時,對我而言,她顯示了幾個有趣的思考:

一、我是梅克爾,不管我的工作是什麼,下了班我就是梅克爾。

二、我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吃,我喜歡吃和用的東西,就在這樣一般人會去的超市裡,我和一般德國民眾沒什麼不同。

三、我對德國超市的產品很有信心。

四、我用我的方式過著我的生活。

這幾個簡單的堅持,是很強大的信心。

當一個人可以獨立思考,就一定能對自己的生活有清楚的信念。這樣的信念會讓人找到對生活的樂趣,而不是等著使喚人,讓別人來管理你獨有的人生。

另外,梅克爾表現了她的腳踏實地,完全一如她科學家的求證精神,這就是思考的質量。而當思考有質量的時候,觀看世界就能有平等的理念。於是,你所面對的每一個人,都是與你一樣平等的,沒有職業的高低,只有是否專業。當人能這樣思考時,就會比較注重互相尊敬。

其實,梅克爾上超市買菜的照片,是多數德國人的生活寫照。德國人以能自己處理生活事物為驕傲,因為這是人長大成熟的最好證明。我剛剛結婚時,有一次吃飯時幫先生盛湯,結果婆婆很驚訝地問我:「他生病了嗎?」

我露出一臉問號的表情。

「如果他沒生病,妳為何要幫他盛湯?」婆婆不解地問。

原來,這個在亞洲表示親切的盛湯或夾菜給人的動作,在西方是對病人才會做的動作。

自此以後,我才明白很多亞洲人認為好命的「被照顧」,在西方是要命的「不成熟」的表現。

梅克爾的穿著打扮也是相當樸素,她的衣著都是好質料的得體服裝,她對於逛街買奢豪品的興趣缺缺,也不見她穿設計師品牌。下了班沒事就會回到租屋處,做做晚飯並好好睡覺。她如果到一般餐廳用餐,也沒有德國人會上前打擾她,因為沒上班時,她就過著一般民眾一樣的生活。

她最喜歡的活動就是觀賞藝文表演。買戲票、音樂會票或展覽入場券的事,大多由梅克爾的先生處理。梅克爾不需要任何人招待他們看戲、聽音樂會,他們以可以買票入場為榮,因為親自花錢來捧場,是對一位表演者最高的禮讚,梅克爾一定不可能放棄這稱讚藝術家的機會。

年輕時的梅克爾也很喜歡自助旅行,她揹著背包住青年客棧,也喜歡看足球賽。所以,只要是德國足球隊出戰的重要比賽,一定可看見梅克爾到現場加油的身影。

梅克爾的生活歷程,與任何一個德國正常成長的女性並無二致。她除了是德國的總理之外,許多德國人看她,就像看到自己的母親一樣。於是,梅克爾在德國有個?名:「媽咪」。她給多數德國人安心或管東管西的感覺,就像一個可以信任的媽媽。

她的平易近人和務實的個性,當然也惹惱了不少政敵。然而她卻又是正統訓練有素的科學家,研究的是先端的量子學,她思考的縝密及反應,有讓許多人無法跟上的敏捷,更別說要輕易用淺薄的立論來反對她。

梅克爾很少急促地表達意見,她說話總是有條有理。光是這一點,就讓我這個一急說話也急的人非常羨慕。

梅克爾的先生也是德國大學的量子學教授,兩人同為一個領域的研究者,也真是天作之合啊!

看到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的生活觀,你有什麼感想呢?

(未完,全文請見書中)

小蝌蚪的大地盤

家附近有一個很大的工業園區。

這塊佔地很大的空地上有樹林,有小河,有野花,有腳踏車道,有小河邊的白沙灘,有小湖泊可以划船,有河邊的大楊柳樹,有綠草地,有無數的野生鳥類,有蜜蜂和蝴蝶,還有會在夏夜呱呱呱叫不停的很多很多青蛙。

有青蛙的地方,當然就會有蝌蚪。住在城市的孩子們大概很少有機會看見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就更別說能看到像這裡成千上萬隻蝌蚪同時游動的場面了。

當我第一次到這個有著淺沼澤的樹林區旁,真的被那些黑色的小生物給嚇到了!

在小沼澤邊蹲下觀察這些頭大身細的小蝌蚪,其數量之龐大,我簡直不敢想像當這些數以萬計的小游動生物,蛻變成青蛙開始跳躍的那一剎那,這個樹林裡將會多麼多麼的吵鬧!

當然我也很高興這兒不會有「寂靜的春天」,當春天來臨,才會有美麗的欣欣向榮。

好景不常。

公公說他放置在這區森林中的蜂箱得移到其他地方,原因是有大公司要開始使用這片工業區的土地了。

我們跟著公公到工業區的美麗自然沼澤區去幫忙將蜂箱移走。

只看見一道綿延數公里長的黑色帆布幔圍著小蝌蚪生活的沼澤區。我很納悶,不是聽說德國著名的汽車廠要在這兒建造大工廠嗎?怎麼完全看不出來有動工的跡象?因為這個工業園區中該有的自然風景依舊,小蝌蚪還是滿坑滿谷,到底這個工廠是建還是不建?或許遭到環保人士抗議而停工了?

很顯然,我的思考欠缺周密的思維。

我忘了德國的環保規定多如繁星,不論是多大的公司,如果違背了環保的精神,除了必須面對破壞環境的相關訴訟之外,公司的形象也會在社會上打折扣。基於這些考量,德國的大公司當然都會小心翼翼地處理環保問題。於是,即使這個區域是屬於工業用地的範圍,不論是誰都還是要先把環保議題釐清才能動工。

而這個黑色綿延數公里的黑色布幔,就是這家公司搭建起來的。主要的功用,是要在建廠之前,防止青蛙再回到這兒產卵,也要等待這邊所有的蝌蚪都變態成為青蛙之後,才可以開始進行整地。當然這期間的生態清理遷移的所有檢查也是相當嚴格的,越是規模大的公司,越是有財力及意願來配合環境保護法規,這對企業形象有很大的幫助,更能讓保護環境的精神延續。

先讓我們了解一點關於蝌蚪的事,才能了解這家大汽車公司細心搭起數公里長黑色布幔的用心。

青蛙產下的卵,會變成蝌蚪。蝌蚪成為青蛙的過程叫做變態,變態所需的時間會因氣候及水的品質而定,所以小蝌蚪變態成青蛙的季節作息表,是完全開放的。也就是說,這家公司除了要花錢搭建這片大範圍的擋蛙布牆之外,還要等所有的小蝌蚪都變態成青蛙、跳離該區之後,這個環保的動作才算合格。

所以,汽車公司開始建廠前,一定被相關單位告知這是一個熱鬧的青蛙棲息繁殖場域,他們一定要先把蝌蚪用正確的方法照顧好,也要將回來產卵的青蛙隔離才行。

他們沒有將小蝌蚪用藥滅去,或是粗暴地就將牠們鏟除掩埋;他們也不用鐵網來擋可能跳回來的青蛙。

他們用的是等待蝌蚪長大,用軟布幕不傷害成蛙的方法。

(未完,全文請見書中)



商品訊息簡述:



















溫柔的心 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m1n1x39na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